马家浜文化
拼音:mǎ jiā bāng wén huà (ㄇㄚˇ ㄐㄧㄚ ㄅㄤ ㄨㄣˊ ㄏㄨㄚˋ)
基本解释
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。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。1959年首次发现于 浙江 嘉兴 马家浜 ,故名。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,器形有钵、盆、罐、壶、豆、鬶、盉、釜、鼎和支座等。石器有斧、铲、刀等。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,种植籼稻,并饲养猪、狗等家畜,渔猎经济也很发达。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-前3700年。
相关词语
- 文化宫
- 文化馆
- 文化
- 马家窑文化
- 仰韶文化
- 河姆渡文化
- 文化遗产
- 文化人类学
- 龙山文化
- 印加文化
- 玛雅文化
- 传统文化
- 大汶口文化
- 新文化运动
- 阿兹特克文化
- 亚文化
- 文化学
- 爱琴文化
- 螃蟹文化
- 傍爷文化
- 北辛文化
- 比较文化
- 彩陶文化
- 餐饮文化